内容摘要:麦勒画廊北京部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举办艺术家胡庆雁(1982年生于山东,现工作、生活于北京)的个展“空洞的,多余的”。本次展览将展出胡庆雁近年来的最新作品。
开幕时间: 2018-11-03 16:00-18:00
展览时间: 18/11/03-18/12/30
展览地点: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8东街D10
展览空间: 麦勒画廊·北京
参展艺术家: 胡庆雁
主办单位: 麦勒画廊·北京
麦勒画廊北京部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举办艺术家胡庆雁(1982年生于山东,现工作、生活于北京)的个展“空洞的,多余的”。本次展览将展出胡庆雁近年来的最新作品。作为观念雕塑艺术家,胡庆雁将有关雕塑的思考向前推进为表象与内在、偶然与必然以及破碎与重组等这些看似对立实则又有所关联的概念的深入思考,并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多元化媒介予以呈现。
米开朗基罗曾言:“我并没有创造雕塑。雕塑本身已经在石头里面了,我只是把它们从中解放出来而已。”而胡庆雁的大理石雕塑《空山》(2018,黄色大理石,170 × 110 × 95 cm)恰与之相反。大概与人等高的大石头被断开为三截,在把内部挖空之后,又被重新摞回原来的样子,实在的石块成了只有表象的空壳。作品《左耳进右耳出》同样探讨的是形状与空间,表象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由不同型号的碳钢弯头以口径吻合的原则随机拼接焊接而成,它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占有空间的物体,而是内部也吞入了曲折复杂的迷宫式空间的囊括者。那些敞开的孔洞和喇叭口将它内部的蜿蜒空间打开给我们,并将内外空间连为一体。
如果说《空山》和《左耳进右耳出》(碳钢,空气)是艺术家试图启发观者思考雕塑的潜在含义——雕塑不止于外部和表象,外表之下的那些内部不可视但却存在着的“塑形”也同样关键,那么《守护神II》(2018,木(法桐),大理石(不同颜色),尺寸219 × 140 × 125 cm)和《宝石I》(2018,大理石,金属底座,42 × 85 × 70 cm)则体现了艺术家将原始的偶然所得巧妙地掩饰于漂亮外表之下的经营。艺术家将分叉的树干设定为雕塑基座,随后根据底座去寻找适合它的“雕塑”。找寻来的石头的“偶然”形状得以保留,表面经由抛光处理,进而被固化为雕塑的必然结果。作品的“偶然”和“错误”以及艺术家的被动与无为被隐藏于审美与和谐之下,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同样采用打磨抛光处理手法的还有由一组组串在钢筋上的混凝土“球”组成的《晃动的墙》(2015-2018,7件,尺寸可变),它们来自于艺术家过去几年里先后被拆的两个工作室的部分建筑残块。艺术家把钢筋连带的残垣断壁混凝土块打磨成球状的独立形体,可隐匿于完整形式之下的现实与暴力反而以更具冲击力的样貌扑面而来。
【参展作品】

《左耳进右耳出 No. 2》,2016,碳钢,空气,166 × 485 × 188 cm
Go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No. 2, 2016, carbon steel, air, 166 × 485 × 188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