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乔-彼得•威金 (Joel-Peter Witkin) ,擅长揭示我们的现实、美梦和噩梦。让我们欣见的是,威金经常在作品中援用西方古典艺术中的形象,他将这些经典形象嫁接到摄影媒介中,创造传统意义上的“巴洛克”风格。
主办单位:21空间美术馆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学术主持:杨小彦
策展人:阿兰•朱利安 (Alain Jullien) 樊林
特邀嘉宾:段煜婷 冯原 韩磊 洪磊 胡斌 黄云鹤
开幕时间:2015.07.24 / 15:30
展览时间:2015.07.24 – 2015.08.31(逢周一闭馆)
展览地址:东莞市莞城区汇峰路一号汇峰中心H区36号21空间美术馆
策展人语之一
阿兰•朱利安 (Alain Jullien)
我的全部作品都以绝望灵魂为基础。我的摄影赞助人已经离世。我要继续创作图像,反映我灵魂救赎的斗争。—— 乔-彼得•威金 (Joel Peter Witkin)
摄影是一个媒介,是一种自我表现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摄影不重要。重要的是使用这一媒介的摄影师。他们是艺术家,借摄影传达想法,表现观众无法表达的内容。他们的角色是帮我们正视习以为常的现实。乔-彼得•威金 (Joel-Peter Witkin) 是个中好手,擅长揭示我们的现实、美梦和噩梦。孩提时代的他曾在纽约街头亲眼目睹一个小女孩的头颅滚得老远。这也许是他创作生涯的起点,至少是一个触发点。幸好他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学会了探索想象,表现想象。但这还不足以让他成为艺术家。让我们欣见的是,威金经常在作品中援用西方古典艺术中的形象,他将这些经典形象嫁接到摄影媒介中,创造传统意义上的“巴洛克”风格。

Gods-of-Earth-&-Heaven(天地众神)
71x71cm 银盐 纸基纸
1988

Cuisine of a failed romance(失恋之宴)
68.4×78.5cm 银盐 纸基纸
2003

Anna – encadre copie(安娜·阿赫玛托娃)
87x71cm 银盐 纸基纸
1999

The Raft of G.W. Bush (布什之筏)
40 ×50cm 银盐 纸基纸
2006
策展人语之二
樊 林
威金的图像,仿佛是关于某些事件的。这些事件我们通过过去的图像曾经获知。威金的陈述在于重建事件的特殊性,他试图揭示的,恰恰是新的切口。于是我们得以借助图像介入历史并构成了新的历史。
自威金的作品进入中国以来,摄影家如何“获得”这样的表现方式,无疑成为已中国摄影界关注的话题、兴趣的焦点。从这几天的跟踪观察、面谈讨教以及研究作品,我之前的想法基本获得证实。这是一位在完善的学院系统教育中读过书,研究过经典——尤其是人类文化史上那些充满诗学意味的经典——的艺术家。他的桀骜不驯以及卓然独立,恰恰以这样的滋养为基底。同时我们也无法忽视游历、好奇、探究在威金的创造力中所构成的神奇气质。因此,威金的话语既是新鲜的又是记忆的,他将事件放置在肆虐的阴影中,新的陈述方式形成演进的概念,建立了一个自反的范畴。

autoportrait(自拍像,让人联想起“虚荣之人”)
42x34cm 银盐 纸基纸
1995

Apollonia and Dominetrix creating pain in the Art of the West(制造西方艺术中的痛苦)
50x40cm 银盐 纸基纸
1988

Adam and Eve,Shanghai(亚当和夏娃)
40×50cm 银盐 纸基纸
2015

Laokoon, NM, (拉奥孔)
76×73.5cm 银盐 纸基纸
1992

History of the White World, Arabia, (白人历史)
80.5x61cm 银盐 纸基纸
2008

Feast of Fools(愚人盛宴)
75.5×98.5cm 银盐 纸基纸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