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摩登氧分 首页/艺术/艺术事件
展讯|王郁洋:今夜我为何物

他的作品诡异多变,是认知的陷阱

2015年08月10日 本文来源:Modern 02 图片来源:Modern 02 作者:betty
分享到:

内容摘要:王郁洋的作品不自觉地介入了一场伦理的争辩。它以一种对既成美学的扬弃,要求为艺术提出新的名号,并更新艺术教育。他的作品也是一面棱镜,折射出在以后结构主义的逻辑为框架的当代艺术的老生常谈之外所体现的当下之文化光谱。

    

1

    
策展人:张尕
开幕式:2015年8月8日(周六)下午6:00—8:00
展期:2015年8月9日—9月16日 10:00—18:00(星期一休息)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第一、二及阶梯展厅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策展人语
    王郁洋的作品诡异多变,是认知的陷阱。它逃离艺术的流行语言,从而就作者身份,创造力,批评引发诸多问题: 即作者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人这一主体,钟情于另一种层级的智慧,而其观念的异端亦使批评不知所措。他的思考与制作模式不妨说是具有一种“非标准艺术”的特点,有如弗朗索瓦•拉鲁勒(François Laruelle)以非哲学的名义对哲学传统的剧烈离弃。将其置于宣称占有启蒙精神之道德高地的人本主义者与后人本主义者渴望“物之议会”(引自布鲁诺• 拉图尔,Bruno Latour) 间积怨难返的背景之下,王郁洋的作品不自觉地介入了一场伦理的争辩。它以一种对既成美学的扬弃,要求为艺术提出新的名号,并更新艺术教育。他的作品也是一面棱镜,折射出在以后结构主义的逻辑为框架的当代艺术的老生常谈之外所体现的当下之文化光谱。
    
展览现场

1
    
2
    
3

    
展览作品
    本次展览呈现王郁洋自2007年以来创作的30多件作品,这些作品分别隶属于“王郁洋#”“要有光”“创世”“无题”等几大系列。
    “王郁洋#”系列是艺术家最新的一组以另类的智慧与认知来全然抹去艺术家自身存在的作品系列。“王郁洋#”由模拟艺术创作全过程的软件系统构成:它匿名搜索多个社交网络平台与庞大的文本数据库,构思、创作艺术内容,决定相关的视觉形式与材质,并为相应生成的新作品命名。由此得出的雕塑、绘画或表演等作品被制作成形。这一系列还将进一步衍生。

1
四分之一,2015,800X220X300CM
    
4
操作,2015,布面油画,400X266CM
    
5
三角形,2015,布面油画,300X243CM

    
    “王郁洋#2 ”产出了《额外》、《三角形》、《丹麦》与《操作》等绘画。而“王郁洋#3”则产出了《恐怖分子》(于开幕当晚演出并录像以备回放)等表演。艺术家以自身的“缺席”成就了“比特”和“字节”作为创造者之在场。

6
字典—佛,2014,雕塑,青铜85X40X55CM

    
要有光

7
人造月,2007,装置,钢架、节能灯、电缆、控制箱,直径400cm的球体
    
8
述——一榨纸,2013,构树皮纸、铁板、磁铁,1620X810CM

    
今夜我为何物

9
再造登月4,2010,装置,视频 多路视频 金属外壳 液晶屏幕 高清播放器,69X120CM, 1 minutes 18 seconds
    
10
奇闻,2013,雕塑,黄酮、紫铜、不锈钢、铁、木材、大理石、花岗岩、皮革、海绵、玻璃钢,340X300X317CM

    
关于艺术家

5

    
王郁洋
    出生于1979年,曾经就读于中央美院附中、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并在北京居住和创作。王郁洋虽然使用新兴媒介进行创作,却从不强调技术的新奇。他似乎更感兴趣于“过时”的技术、“破坏”美学及物质浪费带来的艺术性。他的作品涉及各种媒介,并充分拓展其内在潜力。他以幽默的、虚构奇观的方式来探究和表述人的身体、经验及认知之间的关系,探讨人造现实、媒体、历史感知与身体认同之间的关系。他的作品在中国及欧洲的主要展览和艺术节上均有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