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摩登氧分 首页/艺术/艺术事件
展讯|“新朦胧主义”巡展(广州站)

集聚绘画、摄影、装置等多种视觉语言形式

2015年04月02日 本文来源:Modern 02 图片来源:Modern 02 作者:betty
分享到:

内容摘要:本次展览的三个面向:水墨性表达的多样性,水墨形而上的家园意识,和当代东方文化中的精英意识,都是由东方民族视点出发,在全球化语境中从现实关系、媒介语言和文化观念上强化自身的差异性,与朦胧的画面感相比在观念上则是力求确切的表达。

    
    红专厂当代艺术馆“新朦胧主义”巡展(广州站)将于4月3日下午3时开幕,展览集聚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日本地区的21位艺术家的绘画、摄影、装置等多种视觉语言形式。

20150402125829

    
策展人:皮道坚
开幕时间
2015年4月3日 | 15:00
地点
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MCA) 1号馆
(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128号C3栋)
参展艺术家 (姓名按首字母排序
蔡广斌/丁蓓莉/高桥淑人/杭春晖/林东鹏/林于思/刘美育
石井友人/沈 勤/邵文欢/SHIMURAbros/泰祥洲/王舒野
文凤仪/吴 强/徐 冰/叶剑青/曾健勇/张 诠/张天军/朱建忠
    
    

皮道坚:作为文化概念的“新朦胧主义”

    以“新朦胧主义”为题的展览从2013年开始,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为了追寻在被称作“亚洲时代”的21世纪,东亚究竟有什么样的表现与思想是共通的,东京画廊田畑幸人先生主张回到历史的原点,通过回溯历史来寻找其中的答案。这便是2013年东京画廊+BTAP举办“新朦胧主义”第一回展览的缘起。承蒙田畑幸人先生邀请我与他共同策划本次“新朦胧主义”展览。
    
    很多欣赏者,特别是中国的欣赏者多以为“朦胧”就是不清晰和模糊的意思。就像19世纪的法国,有人把马奈和莫奈的绘画称作“印象派”一样,仿佛人们总是习惯于用“不清晰”、“不明确”来指涉那些文化中新出现,却难以被定义的东西。展览主题中的“新朦胧主义”其实对应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美术史上的一段特殊的历史——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由冈仓天心倡导、以菱田春草和横山大观为代表的“朦胧体”绘画。
    
    本次展览的三个面向:水墨性表达的多样性,水墨形而上的家园意识,和当代东方文化中的精英意识,都是由东方民族视点出发,在全球化语境中从现实关系、媒介语言和文化观念上强化自身的差异性,与朦胧的画面感相比在观念上则是力求确切的表达。这些作品已经超越了文化本质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叙述。如果说百年以前的“朦胧主义”是一个民族主义文化运动的话,那么从这些有心灵追求的艺术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主义和民族情结已经退场,而本土文化的视点却被强化,因而他们所提供的艺术表达也在全球化时代变得可以被分析、谈论和传播。而这或许是我眼中“新朦胧主义”的在当下文化场域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色。
    

20150402125930
徐 冰,《背后的故事》
玻璃、麻丝、树叶等自然材料 ,2014
    
20150402125939
SHIMURAbros,《SUN》
纸、投影仪、投射灯,尺寸可变,2013
    
20150402130002
朱建忠,《水墨十一》,纸本水墨,245*122cm,2014
    
20150402125946
曾健勇,《诸野NO.3》,纸本设色,144*288cm, 2014
    
20150402130010
林于思 《不如不去图》
纸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45×120cm 2013
    
20150402130017
林东鹏 《磨灭(一)》 Effaced – 1
油性墨喷绘纸本布底 Solvent ink on rice paper mounted on canvas 118 x 238 cm 2014
    
20150402130039
邵文欢 《隐秘的啮咬4》
Secretive gnawing 4 照片 Photograghy 21 x 14 cm (Ed. 1-6) 2009-2011
    
20150402130059
文凤仪,《书写虚空·仲夏/书写虚空·初秋》
长香灼孔丝绢,600*48.5cm/530*42cm,2014
    
20150402130109
王舒野,《万里长城的裸体·即(88)》
油彩、帆布,181.1*227.3cm,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