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摩登氧分 首页/呼吸之间
艺术家喜爱的艺术家——郑梓程vs艾德里安•格尼

去寻找自己思索的真相

2014年11月25日 本文来源:Modern 02 图片来源:Modern 02 作者:malisa
分享到:

内容摘要:郑梓程的作品似乎在走两个极端:宏大叙事与小清新化表达。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度,稍有不慎便会显得不伦不类,郑梓程则以调侃式的黑色幽默将二者契合的融入画面中。

    
    
    
    【艺术家喜爱的艺术家】此期请来艺术家郑梓程,他的作品总是站在自己是旁观者的角度去创作,今天让我们去旁观他以及感受关于他喜爱的艺术家艾德里安•格尼。
    
    郑梓程的作品似乎在走两个极端:宏大叙事与小清新化表达。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度,稍有不慎便会显得不伦不类,郑梓程则以调侃式的黑色幽默将二者契合的融入画面中。他的作品无关青春,而是面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再思量:沉重的现实与轻松的童话形成鲜明对比,独有的郑氏幽默让郑梓程的作品像一部荒诞剧,其中所呈现出来的暴力美学引人深思。郑梓程不愿意他的作品仅仅停留在青春残酷或青春美好的题材上面,而更希望以一种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态度去创作。他关注历史和社会,试图挖掘隐藏在这些日常生活和社会、历史事件中呈现的某种美学气息;他质疑“被提供的真相”,而去寻找自己思索的真相。
    
艺术家郑梓程作品

    
1 (6)
《新知识分子》布面油画 30X20cm 2014

    
1 (5)
《王经理》布面油画 35X25.5cm 2014

    
1 (1)
《语言修改屋》布面油画 170X150cm 2014

    
    身处碎片化时代,我们得到的信息大多是残缺不全、真假难辨的,仅仅依靠网络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思考,变得人云亦云。郑梓程深知这一点,他会通过不断看书来补充从网上得来的印象,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不会轻易被主流媒体带着跑。郑梓程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会先打开网站看看这几天的新闻。所有的事情浏览一遍后,在心里留个大概印象,然后他会对之前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个自己的判断。但是他发现,在这个碎片化时代,很多东西是真是假难以辨别。所以他会在怀疑之后,把不同的碎片信息糅合在一起,自己再去慢慢理解,形成一部偏颇于完全真实的“自定义”作品。这样的作品被别人认为是超现实,但郑梓程觉得他的画是属于现实主义的。
    
    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现象,郑梓程觉得应该保持中庸的态度。他认为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看待事情反而能更清楚一些。他每次创作之前,也是尽量把自己置身于旁观者的角色,这样能更清楚地抓到某些深处的东西,并将其表现在作品上。那么艺术家郑梓程喜爱的艺术家艾德里安•格尼是不是也拥有同样的特质呢?下面随小编一起去了解吧!
    
关于艺术家艾德里安•格尼(Adrian Ghenie)
    
    艾德里安•格尼(Adrian Ghenie)1977年出生于罗马尼亚(真是年轻啊!)2001年毕业于罗马尼亚克鲁日的艺术与设计大学,现工作和生活在罗马尼亚克鲁日和德国柏林两地,在美国也多次举办艺术活动。他的作品充满厚重感和神秘感。

    
1
艾德里安•格尼(Adrian Ghenie)

    
    格尼成长在罗马尼亚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社会主义时期。他的父亲经常讲述罗马尼亚上个世纪60年代处于“黄金时期”的故事,而格尼自己也记得经济衰退的70年代。父辈口述的历史和所处的家庭环境给他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他能够感受到比较遥远的过去的历史时间的原因。
    
    在格尼的作品中黑色和灰色的阴影占据着主导地位,看起来一切好像是被笼罩在帷幕之中。房间里没有明晰的光线,所描绘的人物并不具有典型的个性特征,像是已经被忘记和被遗弃的,他们的面部要么被隐藏起来,要么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如作品《馅饼战研究》中所描绘的人物的脸部被涂抹。

    
1
《馅饼战研究系列》

    
6
《馅饼战研究系列》

    
5
《馅饼战研究系列》

    
    格尼对历史感兴趣,特别是涉及到镇压、暴力等,比如“德国纳粹”这一段历史就在他许多作品中出现,只不过有时候很明显,有时候则是隐晦地传达出来。他创作的《“达达”死了》选题的来源就是1920年在柏林第一次国际达达聚会(First Internationl Dada Fair)的照片,场景中本应是聚满高谈阔论的艺术家,而在格尼的画中,房间里取而代之的只是这些人黯淡的影子,而被达达主义的成员约翰•哈特菲尔德和鲁道夫•施莱希特制作的雕塑《普鲁士大天使》则依然吊在天花板上,地面上一只狼正背对着观众,头部回顾凝视着。在这里,格尼的作品使人回忆起希特勒在东普鲁士(今波兰)所设立的狼穴大本营以及无数在二战时期艺术家的命运,包括那些在“达达”运动中的成员如乔治•格罗兹等,他们的作品被纳粹诬蔑为“堕落艺术”而被严禁。

    
2
《“达达”死了》

    
    同样在作品《那一瞬间》中,他借用了希特勒曾站在罗马雕塑复制品米隆的《掷铁饼者》前的照片。当然,即使人们不知道这些作品的主题以及所引用的历史,画面的黑暗和人物的处理也能让人感受到迫害、受难和绝望等含义。

    
3
《那一瞬间》

    
1 (1)
《审判齐奥塞斯库夫妇》

    
    格尼为他的作品创造了忧郁氛围的基调:一方面使用无色彩的黑色;另一方面在画面内部空间设计出像是“黑箱子”的舞台背景。“黑箱子”在他这里具有一种哲学上的意味,即它是自我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隐喻之一,并且只能在一定的距离才能被感知。格尼的“黑箱子”告诉我们的是交流的缺失,模糊的印象以及理想的幻灭。让人觉得不安的是他的画面在对历史回顾的同时也对未来做出预测,如我们所见,人类和社会灾难只是部分地属于过去,它们会像《梦魇》般继续存在。

    
1 (2)
《梦魇》

    
    格尼喜欢电影,年轻时还曾为此耗费了很多时间,在他的作品中那些涂抹馅饼的人物就是他将喜剧电影中的常见场景在画中表现暴力冲突中受害者的形象。电影如同历史事件和艺术史一样给他的绘画以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这位年轻的罗马尼亚艺术家不仅创作属于他的、而且属于整个社会的艺术品。